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|隐喻如何左右人的思维的?

乔治·莱考夫 品卷一族
2024-12-10

核心书摘

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是一本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,作者的研究视角聚焦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现象上,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,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,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,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,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。这一观点完全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的狭隘看法。

本书涵盖了丰富的例证和清楚的分析,内容既有趣又引人深思,被著名语言学家詹姆斯·麦考利评价为是“最具有原创性和最有价值的”。


关于作者

乔治·莱考夫,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教授,著名语言学家。在24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,32岁时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认知语言学的论文,并凭借这篇论文成为了认知语言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。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·迪恩在竞选总统时还专门聘请他当自己的“语言教练”。

马克·约翰逊,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系教授,系主任,特聘骑士教授。1979年结识了莱考夫,并开始了长期的合作,合著了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、《肉身哲学》、《身体的意义》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。

本书鲜知

学什么?隐喻是如何左右人的思维的

也许在听完本书前,你还不太确定“隐喻”的概念是什么,但你在平时生活中一定经常用到它。比如,当你的同事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,你会对他说“加油”,可是明明只有精确运转的机器才需要加油。其实,在这里就是把人隐喻成了一台机器,“加油”是想要帮助这台机器运转得更好。

在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这本书中,像“加油”这样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的隐喻例子有很多,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些例子,来让我们了解到,原来我们平时说的话,我们的思维方式,甚至全人类的文明,都跟隐喻息息相关。听完本书后,当你再跟别人说话时,就会发现,人们的思维有多么受到隐喻的影响。

你还会发现

· 隐喻是如何构建语言的;

· 隐喻的类型;

· 隐喻和数学的关系。

一、没有隐喻,就不能构建语言

很多人认为,隐喻只是一种诗意的想象机制,或者是一种华丽的修辞方法,隐喻的作用只停留在文字层面。有这种想法的人,忽视了一点,那就是隐喻最关键的作用不在文字层面,而是在语言层面。隐喻在构建语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可以说没有隐喻,事物的概念就无法在大脑中构建,大脑理解不了这些事物,自然就无法对它们进行表达,语言也就不会产生了。

在我们的生活中,隐喻到处都是,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,很少去深入思考人们为什么这么说,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集体无意识,这个心理学概念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,我们前段时间在讲《荣格自传》的时候,详细讲过这部分内容,如果你感兴趣的话,可以在我们的APP中找到这本书再听听。

在本书中,作者莱考夫为我们举了很多例子,帮助我们理解隐喻是如何构建概念语言的。

比如说我们进行一场辩论赛,在反驳对方观点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:你的主张站不住脚;在评论对方观点时我们可能会说:他的观点正中要害;和队友讨论战术时你可能会说:你要攻击他论点中的薄弱环节……发现了吗?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用“战争”中的一些概念来构建了“辩论”中的某些概念,因为“辩论”这件事和“战争”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。

战争最初是肢体上的冲突,包括进攻、防守、撤退,辩论虽然没有肢体上的冲突,但是却包括语言上的冲突,这两种冲突虽然完全不同,但是“辩论”这个概念却能在“战争”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被构建、被理解。而“辩论是战争”这个例子用到的就是概念隐喻,因此我们说,语言中的概念是隐喻构建的。

所以说,隐喻不只是一种文学修辞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隐喻是语言中构建概念的方式,它也决定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。

正如作者莱考夫所说,如果没有隐喻,人类想创造一个新的概念就很困难,因为一旦产生一个新概念,我们不仅要给它命名,还要对它进行清晰的定义,为它创造全新的表达方式,如果没有隐喻,人类的语言将会是一套无比庞杂的系统,估计光学说话就得学一辈子。

二、没有隐喻,就不能思考

前面我们说了隐喻对于构建语言中的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,接下来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隐喻对于我们日常思考的重要性。

我们日常的思维活动和隐喻是息息相关的,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自己可能根本意识不到隐喻的存在。本书作者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,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,不仅是语言层面的,更是人类认知层面发展的产物。在这本书中,作者举了两个我们在日常思维活动中应用最多的隐喻类型:方位隐喻和容器隐喻。

什么是方位隐喻呢?方位隐喻是指我们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的隐喻概念。我们每个人都有空间方位概念,即使是很小的孩子,也能轻易理解向前、向后、向左、向右等指示命令。

作者莱考夫认为,这些方位概念能被我们直接理解,进而投射在其他抽象概念的理解上,比如情绪、身体状况、数量、社会地位等等。这种投射机制并不是任意的,而是以我们某些感官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基础的。

方位隐喻不仅会以我们的感官经验为基础,有时候还会以我们的社会经验为基础,比如社会地位高、权力大,常常为“上”,社会地位低、权力小通常为“下”,我们形容一个人社会地位高,会说他“高高在上”、“久居上位”;当一个人权力减弱时,我们会说,“他的权力在走下坡路”,这就和“下”的方位有关了。由此可见,方位有助于我们构建情绪、社会地位等认知。

现在我们理解了方位隐喻的应用机制,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是容器隐喻。容器隐喻其实和方位概念异曲同工,它是说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由皮肤包裹着的容器,我们自己身上的东西就在“容器”里,而其他身体以外的东西就在“容器”外。容器和方位一样,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感官体验,因此我们也可以借助容器隐喻来构建认知、进行思考。

按照书中的说法,只要我们用到了出、入、中等跟容器相关的表达,就都是在使用容器隐喻。比如在急诊室里,医生经常会说一句话: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。“危险”这个表达就是一种容器隐喻,因为只有当我们把危险看成是一个容器时,我们才可能脱离它。类似的表达还有“飞机进入了我的视野”,这里“视野”也是容器,再比如“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”,这里的“脑海”也是个容器。

此外,我们对“容器”的认知还会影响我们对人群的分类,并学会用符合社会身份的模式来思考和行事。比如说,在社会认知中,“容器”可以是国家、地区、种族、民族、家庭、职业、性别,等等。容器隐喻的功能在于可以使人们通过社会关系度、亲密度等属性来区分“容器”的“内”与“外”,从而形成“内群体”与“外群体”的概念。

处于同一个“容器”之中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,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诉求,也会有较多的社会接触,具有较为深厚的感情,更容易团结一致,更容易对“容器”内的人做出利他行为。以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次疫情为例,来理解一下容器隐喻。

在疫情期间,我国民众的容器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三个阶段的变化。

疫情初期,当人们听说“某地发生了未知疾病”时,整体上就呈现出把自己划在“有传染风险”的“容器”之外的表现。这个阶段的表现与传统的容器隐喻认知类似,比如种族、民族的容器隐喻。在这个阶段,容器隐喻还被分成若干层级,如“熟人”与“陌生人”,“外地人”和“本地人”,“中国人”和“外国人”,等等。

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大,对大多数人来说,新冠肺炎表现出了难以通过外在特征进行判断的属性,这时候民众急切地想区分“内、外”,也就是想明确患病和没患病的区别,好把自己划入到没患病的容器“内”,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安慰。但是,由于信息复杂、多变,人们无法做出有效判断,这就使得人们认知中的“容器”概念失衡,进而陷入心理恐慌之中。

然而,经过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的实施,我国在医疗和社会精神层面,渡过了疫情最危险阶段,这时候,人们的认知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里,人们观念中稳定的“容器”概念逐步得到了修复,群体的“内”与“外”的对立逐渐缓和,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,面对突发的灾害,精神上保持稳定和理性,才可能建立有效的、系统的应对策略,从而化解灾难,共度难关。

所以,无论是从方位隐喻还是容器隐喻的角度来看,隐喻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和思维,如果没有隐喻,我们的生活将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。

三、没有隐喻,就没有人类的文明

到这里,我们了解了隐喻对于语言建构和思维认知的重要性,接下来,我们再来谈一谈隐喻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。

本书的作者莱考夫和约翰逊说,人类精神世界的成果都离不开隐喻的参与,比如文学、数学和政治,可以说,隐喻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基,它不仅参与了语言的创造,也参与了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。

从文学角度来看,没有隐喻,文学将会变得难以理解、味同嚼蜡。前面我们说过了,隐喻有助于我们对概念的理解,如果没有隐喻,很多诗歌或文学作品我们根本读不懂。比如《诗经》中的第一篇《关雎》: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,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起笔就把河畔水鸟的鸣叫和少年对美女的思慕联系在一起了,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喻吗?

只不过中国古代诗歌中,这种隐喻有一个独特的叫法,叫“比兴”,比兴就是中国诗歌运用的最基本的手法,也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。

前面我们说到隐喻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,这比较好理解,但是如果说隐喻在数学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可能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可思议了。

我们在学数学的时候经常听老师提到“数形结合”的思想,其实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隐喻。“数形结合”的本质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、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几何图形、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,让“数”和“形”优势互补,实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,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,抽象问题具体化,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。

其实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方位隐喻、容器隐喻等多种我们可以从感官上直接理解的隐喻。比如,在函数中,我们把数字想象成直线上、平面上、立体空间中的点,从而建立了线段图、平面直角坐标系甚至三维直角坐标系,这就使得抽象的数字变得更加实体化,也更好理解和计算。

除了数学,本书的两位作者莱考夫和约翰逊还把隐喻的研究扩展到了政治领域。莱考夫在他的另一本书《道德政治》里比较了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观,他认为,两党的政治观各有一套隐喻贯穿其中。

两党在各个议题上的分歧从根本上讲就是隐喻的分歧。共和党是严父型政治观,民主党是慈母型政治观,所以严父型的共和党强调纪律和服从,而慈母型的民主党强调移情和赋权。开篇的时候,我们提到过,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·迪恩在2004年竞选总统的时候,专门聘请莱考夫作为竞选时的“语言教练”,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这本书也成了当时民主党的竞选行动指南。

从文学、数学、政治领域我们不难看出,是隐喻创造了我们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,甚至可以说,没有隐喻,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和今天的我们。

总结

以上就是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

在这本书中,作者莱考夫和约翰逊用生动的案例、缜密的逻辑,带领我们探索了“隐喻对我们至关重要”的话题。阅读这本书,我们能够知道,隐喻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修辞手法,它是我们构建概念,创造语言的重要基础,没有隐喻,我们就不能说话;同时我们还了解到,人类日常的认知和思维活动处处都要用到隐喻,借助隐喻,以此实现认知的平衡,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;最后,我们知道,隐喻这种思维能力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地基,它是文学、数学、政治等精神产物建立的基础,没有隐喻,就没有文明。

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·迪恩在评价这本书时说:“要是民主党早几年读了乔治·莱考夫的作品,恐怕也不会丢了在白宫的权力。”可见这本书的价值和重要性,希望今天的这本书,能带给你启发。(编辑:申童)

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,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。

相关内容:

《如何说,别人才会听》|如何避避免沟通陷入僵局。

【长河星空】史记·李斯列传|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,更要坚守正确立场。

史记·乐毅列传|先是外交家,然后军事有大成,最后“交绝不出恶声”。

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上|创业者要有真正培养自己大格局,大智慧的这种能力。

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|变刚为柔,季布成就功业;因情抗命,栾布缘何得官?

《史记·魏豹彭越列传》|有效沟通有多重要?

《说话的魅力》|如何通过好好说话,成为社交达人?

上次推送内容

《美帝国的崩溃》|为什么美帝国必然为崩溃?

《鱼什么都知道》|每条鱼都是独立的个体,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存在价值。

《孙子兵法》2/5|掌控局势才能出奇制胜。

《美联储的起源》|美联储是如何运作和决策的?

《营销的16个关键词;》|16个关键词告诉你如何引爆品牌?

【行走日本系列】日本名所解剖书|探寻日本千年文化之魂。

《伟大的博弈》|华尔街上的硝烟。

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|司马迁笔下乱世的魅力:放羊的杀猪的打鱼的看门的都能进历史。

本次推送:

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》|隐喻如何左右人的思维的?

《大生意人》|一代商王如何把一套几千年的把戏玩出新意?

《孙子兵法》3/5|从战争理论中参透用人之道。

《幽暗国度》|印度三部曲01:没有统一的思想和道德标准会怎么样?

《人类的终极命运》|如何处理每天体量庞大的无用信息?

《闪电式扩张》|如何快速干掉对手,实现规模化发展?

史记·卫康叔世家|卫国:秦始皇唯一没有灭掉的诸侯国

《社会性动物》|如何用简单直接的方法看透人性?


下次推送:

《梳毛、八卦及语言的进化》|八卦对语言的进化有何作用?

《算法时代》|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简化成为一个公式吗?

《印度:受伤的文明》|印度三部曲02:凝聚力如何而来?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|如何真正读懂一本书。

史记·陈杞世家|人生好在适度,误在失度,坏在过度。

《剪刀石头布》|如何运用“超预测者”思维获得先机?

《选择的价值》|如何节省选择成本,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?

《文化战略》|如何通过文化创新开拓蓝海市场?



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品卷一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